時評
莫將健康愛好變為旁門左道
稿件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發布時間: 2022-05-18 10:57:19
近日,貴州省紀委監委通報7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通報指出,貴州省政協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原副主任趙翔利用其曾擔任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副廳長的職務影響,安排省公安廳相關工作人員為其編寫并印制個人自傳書籍,并將應由個人承擔的9.8萬元印刷費從單位業務專項經費中列支。
現實生活中的趙翔,大搞拉幫結派、腐化墮落,為涉黑團伙撐起保護傘,乃至“自傳”都是安排相關工作人員為其編寫、用侵占的公款印刷而成,而“自傳”中的他,卻被描繪成了勵精圖治、大公無私的模樣,何其荒唐。
趙翔不是個例,梳理近年來相關案例,不乏在“著書立說”上動歪腦筋的領導干部。有的是為個人樹碑立傳,宣傳政績撈取政治資本,如江蘇省射陽縣委原書記徐超動用財政資金編輯《徐超文章選編》26卷,為自己營造聲勢。更有甚者,借出書、賣書之名斂財,搞“曲線受賄”,如安徽省亳州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程效先以出書為由“拉贊助”。
領導干部喜歡寫作本是健康愛好,但愛好一旦“變味”,便容易成為一些不法分子投其所好的“旁門左道”。對借出書之名行腐敗之實的行為,必須予以嚴肅處理。
領導干部在工作之余寫作出書無可厚非,關鍵要自重自愛,不要為了出書而出書,既勞民傷財,又貽笑大方。出書要走正道,嚴格遵守紀律,嚴格履行出版、發行手續,切不可利用職權搞損公肥私之事,更不能將出書變成貪腐的花招。
靠出書斂財等行為雖然披著雅致的“外衣”,但掩蓋不了其違規違紀的事實。紀檢監察機關要擦亮監督探頭,加強對相關情況的掌握,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通過談心談話、約談提醒、批評教育等方式,及時咬耳扯袖、警示提醒。對借出書之名行腐敗之實的,依規依紀依法嚴懲不貸。(齊銘)
>>><<<